据菲律宾媒体披露,近日,我方海军2600马力的南拖185号拖轮已经抵达仁爱礁附近海域,距离菲律宾“坐滩”26年的马德雷山号破船仅5海里。 在菲律宾媒体报道中,“南拖185号”这个编号被频繁提及,与一般海军战舰不同,它并不是一艘攻击性平台,而是一艘马力2600的远洋拖船,拖船本身并不起眼,但就目前中菲在南海的摩擦环境下,它的象征意义被放大。 去年,仙宾礁对峙中,这艘拖船的身影就曾出现,当时菲律宾的9701号海警船被迫撤出现场,事后有分析认为,正是南拖185号的到来让菲律宾感受到了中方可能采取“实际行动”的压力,换句话说,这艘拖船被记住,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强的性能,而是因为它在关键节点出现过。
因此,这一次当它出现在仁爱礁,菲律宾的反应几乎是本能的——联想到了“被拖走”的风险。 从技术层面讲,一艘拖船要单独拖走马德雷山号并不容易,马德雷山号虽已残破,却仍是上千吨级的登陆舰,且长期搁浅在礁盘上,固定牢固,但菲律宾军方并不敢掉以轻心,他们担心的不是一艘拖船的力量,而是中方在战术上逐步升级的可能。 于是,南拖185号成了一种“信号”,它意味着中方具备这一能力,并愿意在敏感海域亮出这种能力,而在外交与军事的语境里,信号本身往往比实际行动更能制造心理压力。
菲律宾的媒体与军方高层正是被这种心理压迫感困住,哪怕中方仅仅派出一艘船,也足以引发他们召开临时记者会,并急于对外喊话。 但在记者会上,菲律宾军方的反应却让现场媒体都懵了。 对于中方“南拖185号”的出现,军方发言人特立尼达少将表面上仍在强调“局势可控”,但言辞中已经流露出明显的不安。 他说:“仅一艘拖船不足以拖走马德雷山号。”这句话本意是安抚舆论,但潜台词却是——他们确实在担心这种可能性,紧接着,他承认包括防长在内的高层“完全不了解东大的真实想法”,这等于向外界坦白:菲律宾内部没有把握,也缺乏应对预案。
这种公开表态本身,就说明菲律宾的慌乱不止于军方内部,而是需要借助舆论与盟友来获得支持配资炒股之家,于是,记者会不仅是面对国内媒体,更是面向西方发出的呼救信号,他们反复强调要让美国和盟友“及时了解仁爱礁的情况”,显然是担心一旦中方采取行动,菲律宾将孤立无援。 这种焦虑在具体行动上也有迹象,菲方已经派出多艘海警船,包括最大的一艘9702号,企图增援仁爱礁守军,但在途中,他们就遭遇中方海警的紧密监视,未到目的地,压力就已经倍增。 这种境况下,菲律宾军方不断向外释放信息,目的很明确:通过媒体制造危机感,以求外部力量介入,毕竟美国始终是菲律宾最大的依靠,无论是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》的政治承诺,还是近年来频繁举行的联合军演,都让菲律宾在公开场合不断提及美国角色。
但真出了事,美西方真的会介入吗?恐怕不见得,这从西方媒体的报道就能看出。 美联社等多家西方媒体的报道基调并不一致,一方面,他们强调菲律宾的担忧,渲染中方可能采取强硬举动配资炒股之家,另一方面,他们也不得不承认,中方一直强调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,并指出马德雷山号的存在本身就是问题。 这种报道方式,既照顾了菲律宾的“受害者叙事”,又避免完全忽视中方的法律立场,实际上,这也反映了西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微妙态度:既想牵制中方,又不愿为菲律宾的每一次冒险埋单。 所以小马科斯想要靠美国来保障自己的安全,恐怕是痴心妄想。
富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